《笠翁對韻》是由笠翁創作的關於怎樣對仗、用韻的啓蒙讀物。笠翁即李漁,明末清初著名的學者、戲曲家。
所謂“對韻”,即對仗、押韻。所謂對仗,指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對偶的語句;所謂押韻,指在詩詞歌賦中,某些句子的尾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,使音調和諧優美。
上卷
《笠翁對韻》分為上下兩卷,把三十個平聲韻分為兩個部分。其中上卷又稱平聲上卷或上平聲,包括十五個韻,分別為“一東”“二冬”“三江”“四支”等;下平聲十五個韻,分別為“一先”“二蕭”“三餚”“四豪”等。
這裏的“一”“二”“三”等是序號,“東”“冬”“江”等則是每一類平聲韻的代表字。
一東
天對地,雨對風,大陸對長空。
山花對海樹,
赤日對蒼穹。
雷隱隱,霧濛濛,日下對天中。
風高秋月白,
雨霽晚霞紅。
牛女二星河左右,
參商兩曜鬥西東。
十月塞邊,颯颯寒霜驚戍旅;
三冬江上,漫漫朔雪冷漁翁。
二冬
清對淡,薄對濃,暮鼓對晨鐘。
山茶對石菊,
煙鎖對雲封。
金菡萏,玉芙蓉,綠綺對青鋒。
早湯先宿酒,
晚食繼朝饔。
唐庫金錢能化蝶,
延津寶劍會成龍。
巫峽浪傳,雲雨荒唐神女廟;
岱宗遙望,兒孫羅列丈人峯。
十一真
蓮對菊,鳳對麟,濁富對清貧。
漁莊對佛舍,
松蓋對花茵。
蘿月叟,葛天民,國寶對家珍。
草迎金埒馬,
花醉玉樓人。
巢燕三春嘗喚友,
塞鴻八月始來賓。
古往今來,誰見泰山曾作礪;
天長地久,人傳滄海幾揚塵。
下卷
一先
寒對暑,日對年,蹴踘對鞦韆。
丹山對碧水,
淡雨對輕煙。
歌宛轉,貌嬋娟,雪賦對雲箋。
荒蘆棲南雁,
疏柳噪秋蟬。
洗耳尚逢高士笑,
折腰肯受小兒憐。
郭泰泛舟,折角半垂梅子雨;
山濤騎馬,接籬倒着杏花天。
二蕭
耕對讀,牧對樵,琥珀對瓊瑤。
兔毫對鴻爪,
桂楫對蘭橈。
魚潛藻,鹿藏蕉,水遠對山遙。
湘靈能鼓瑟,
贏女解吹簫。
雪點寒梅橫小院,
風吹弱柳覆平橋。
月牖通宵,絳蠟罷時光不減;
風簾當晝,雕盤停後篆難消。
七陽
衰對壯,弱對強,豔飾對新妝。
御龍對司馬,
破竹對穿楊。
讀班馬,識求羊,水色對山光。
仙棋藏綠橘,
客枕夢黃梁。
池草入詩因有夢,
海棠帶恨為無香。
風起畫堂,簾箔影翻青荇沼;
月斜金井,轆轤聲度碧梧牆。
來源:商務印書館